网站首页 > 军事历史> 文章内容

继承好中国传统军事战略思想

※发布时间:2017/9/14 16:51:0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军事战略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军事斗争策略等一系列军事问题的认识,是一定历史时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理论,是文明谱系思维进化过程作用于军事文化领域的产物,是社会历史思想发展链条上重要一环。

  尽管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及陆海空天各类武器的不断迭代,今天的战争形态已经迥异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但是从历史的大尺度来看,人们的思想、情感、心理文化结构等的认识能力依然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中国传统的军事战略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在数千年历史演化的长河中,社会形态、体制、经济结构、民族融合、科技水平以及文化心理、地理、气候条件等因素互相交织、彼此矛盾运动,形成了蔚为大观的军事文化资源。尤其是卷帙浩繁、种类众多、内容丰富的各类“兵书”,成为中国传统军事战略思想的重要载体。据陆达节在《历代兵书目录》一书中的统计,中国兵书见于著录的有1304部,6831卷,存世者288部,2106卷。另据许保林《中国兵书知见录》统计,著录者为3380部,23503卷,其中存世者2308部,18567卷。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统计数字,虽然各家的统计口径不大一致,但都说明了中国传统的军事思想文化资源极为丰富。除了各类专门的“兵书”“兵法”典籍之外,中国传统军事战略思想还散见于历代政史哲及各类典籍之中,、墨家、、法家、纵横家、杂家等诸子百家均有相关论述,两汉三国以及后世的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文人士大夫也有很多文人论兵的精辟见解。其中,很大一部分军事战略思想在今天的军事斗争实践中依然作为基本价值立场,是我军战略决策的重要镜鉴。譬如,“知兵非好战”“慎战而备战”“义兵必胜”“以战止战”等思想体现的战争观,仍然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军事战略思想的抽象继承必须完整准确地处理好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以及科技飞速发展对军事变革的深刻影响等重要关系。近代以降,在中极为不对称的军事冲突中,来自西洋的坚船利炮完胜还几乎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的中队。虽然洋务运动过程中提出了“中学为体,为用”的口号,但是,由于工具的巨大威力,中国传统军事战略思想受到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巨大冲击和挑战。一波怀疑和否定中国传统军事战略思想的接踵而至。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今之战术非孙吴兵书中战术可尽也”“西国枪炮盛行战阵之间,旧日成法已难胶执”,等等。不但中国人自己在反思和,的一些研究者也从中国传略思想的外部展开分析和研究。比如,美国密执安大学的阿拉斯泰尔·约翰斯顿就曾撰文指出,中国传统军事战略有很多过于“理想化”和矛盾的地方,所谓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很难在军事斗争实践中实现。由此,我们必须承认,随着近代以来科技日新月异,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军事斗争实践的现实样态已经迥异于农耕时代,中国传统的军事战略思想必须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全球化视角下革新扬弃升级。我们今天对中国传统军事战略思想的抽象继承,既要从近代以来由于巨大的历史阵痛所导致的主义泥潭中走出,也要避免重新陷入唯我独尊的完全复古主义当中。我们必须清楚,我们抽象继承的是战略线、战略手段中蕴含的斗争智慧,而不是具体的军事斗争形式。这涉及“道和器”的辩证逻辑,需要充分厘清。

  习总在庆祝中国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是当代中国需要认真面对的一个时代课题。抽象的继承中国传统军事战略思想,是在军事文化领域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然选择。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