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发表了中央总、国家、习的重要文章《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精深的中华文明》。文章强调,一要“充分认识我国考古工作的重大成就和重要意义”;二要“做好我国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三要“用好考古和历史研究”。
近年来,考古发掘、历史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关注。从“江口沉银”直播,到海昏侯墓刷屏,从《国宝档案》《国家宝藏》热播,到一些博物馆在非“黄金周”时段也开始排起长龙……考古,正让人们从好奇中来,到中去。欣赏历史文化遗产、走进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遗产,更成为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各地不时发生的、偷盗文物的案件也在警示着,要树立正确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手段、专业的方法,开展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知识普及,并依法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和合理利用。
加强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能更好探寻中华文明之源。伴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我们确认了中国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和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作为人类起源地和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很多器物和技术都最早在中国出现和使用。越是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就越有责任和意识,将我们的文化来源搞清楚、讲明白。
为此,我国先后启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项目等,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采取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式,来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目前都取得了阶段性重要。随着河南偃师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建立,“五帝三皇神圣事”也终会被。这些将更加清晰地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
加强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能更好展现中华文明之脉。中华传统文化,发展漫长,峰峦叠出,代有高峰。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漫长跋涉中,更经历了无数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涌现出诸多的英雄人物,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还留下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考古遗存等历史文化遗产是注释历史最好的“活字典”。它们与精深的中华文化一样,是中国人民性灵智慧和才情气概的结晶,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把历史文化遗产好,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继承中华民族积累几千年的丰富知识和宝贵经验,从而更深刻地认识昨天、把握今天、展望明天。
加强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能更好凝铸中华文明之情。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深深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标识。
中华文明延续千年,不曾中断,但也饱经风雨,历经。特别是近代以来,内忧外患不绝,久遭兵燹,不断,创痍未瘳。国家和民族存亡时刻,全体一心一意爱上你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奏响了气吞山河的爱国主义壮歌。今天,当我们看到园流失海外文物的回归,当我们驻足上海市望志106号前……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再次扣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回忆起近代以来中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纽带。
习总指出,“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不仅要“火”,更要“活”,必须创造性、创新性发展。历史文化遗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贴近、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它不仅仅在玻璃展柜中,在古物古迹中,还在我们生活的小街小巷老城区里,在出门望山见水记乡愁里,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根、命、魂。
只有加强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才能讲好中国历史故事,给自己听,给子孙后代听,给世界人民听。也只有这样,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才能奋发蹈厉,彰显出历久弥新,更加绚丽多姿、兴旺发达的风采。(刘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