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军事历史> 文章内容

施展――历史学家和你谈一谈中国经济

※发布时间:2019-12-24 6:23:40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经济问题向来是经济学家的地盘,但这一次,一位历史学家“跨界”地来谈一谈他眼中的中国经济。他是历史、学学者,外交学院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枢纽:3000年的中国》的作者,施展。

  学术从来就是的,“闭关自守”的学科一定是狭隘的,看不到更深入、走不了太长远,这也是跨学科研究之所以被推崇的原因。历史学家能做下来谈一谈经济的重要的原因在于,史学能够赋予经济学更宏大的视角与格局,能让人跳出某个具体的经济行为与经济现象,以一种外部的客观视角廓清现代经济所处的历史大,如此,经济学的未来便会清晰。

  2018年,一部《枢纽:3000的中国》了整个出版界,一部厚大700页的大部头学术著作,在短短一个月内销售了10万册,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施展。施展在这本书中探讨了一个非常根本的问题,何谓中国?他想要通过回答这个问题,解答人们对于中国当下的焦虑与未来的迷茫。

  他以一种历史哲学式的视角,用一条清晰的线年的中国,畅快淋漓地解释了中国的过去与现在。其中他对现在中国的一个重要论断就是,在经济层面,中国是世界经济秩序的枢纽。而他的理论支撑是:超大规模性塑造了中国多元互构的古代史,也造就了现代中国无人能敌的制造业供应链体系,使得以美国为代表的创新型国家的任何产品,离开中国就无法呈现,也使得非洲等落后地区的原材料,离开中国就无法成品,中国因此成为世界经济秩序的枢纽。施展对中国经济历史哲学式的判断蕴含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宏大视角和历史格局,而这给了经济学界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角和一个巨大的惊喜。

  如果说《枢纽:3000年的中国》更多是从历史哲学解释过去的中国,那么2019年的施展做的便是对现代中国,尤其是对现代中国经济的历史哲学解释。

  这一年,他去了江苏的“世界提琴之都”泰兴;去了东莞已经人去楼空的,曾经全球最大的制鞋厂裕元;去了越南欣欣向荣的工业园区,VSIP、SHIP……外人看来,一个历史学家竟然开始关注起了中国制造业转移的问题,做经济学家做的事,这是多么不专业的一件事!而施展却不这么觉得,他的初心一直都没有变,那就是回答何谓中国,他的视角也一直都没有变,仍然是历史哲学的视角,只不过之前他解释的是中国的过去,谭凯的妻子如今他准备解释中国的现在,而中国经济就是解释现代中国逃不开的一个面向,更何况之前,他对此有过自己的判断。

  1. 中国的超大规模性培养出了中国庞大的供应链体系,所以中国制造业往东南亚与其说是转移,不如说是溢出,它不会影响中国界经济中的枢纽地位;

  2. 随着技术和生产流程的变革,经济生产的物理空间与以国家为单位的空间越来越不重合,这导致国家这种组织界经济秩序中的地位逐渐下降;

  3. 第四次工业带动起了一门新的产业,信息技术产业,信息是无国界的,可以很轻易地突破物理空间的藩篱,这使得跨国商人组织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4. 未来的世界经济,是力量和商人力量的并重的时代,甚至是商人力量主导的秩序,中国应该为此做好准备。

  2020年初,施展会将自己对中国制造业经济的趋势判断写成一本书公开出版,目前新书已完成,届时,你会得到更加完整和清晰的解释。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