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题为《停止新冠病毒的污名化》的文章开明指出,世界卫生组织2月将新冠病毒引起的疾病命名为“COVID-19”时,曾委婉地提醒在新闻报道中错误地将新冠病毒与武汉和中国关联在一起的人和组织。
道歉后,不忘科普,世卫组织早在2015年就发布,要求停止这种做法,以减少污名化和恶劣影响,比如对所涉区域或当地的恐惧或之情。
为什么要道歉?文章援引传染病和流行病学家的话表示,历史表明,大流行会导致一些群体被污名化,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所有人都要谨言慎行。
亮明态度后,这篇道歉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进一步引申出“种族主义”、“一损俱损”两个子话题,描绘了新冠病毒污名化给特定群体和世界带来的严重影响:
世界各地的亚裔成为种族主义的对象;大批中国留学生苦恼于遭受种族主义歧视和未来学业的不确定性;高校损失来自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学子……
显然,这篇洋洋洒洒近2000字的文章,并非仅仅为向中国道歉,同时还试图表达出这样一种深远忧虑:全球化文明之下,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如果任由歧视和滋生,那么人类面对的敌人就不再仅仅是新冠病毒。巫毒僵尸
而更好的总结也许是《自然》在其海外账号上提炼的那句话:病毒不会歧视——我们所有人都有风险。
美国《国民评论》网站在4月9日的报道中注意到,《自然》还在文章中少数“抱守旧辞不放”,并点名美国总统特朗普、巴西众议员爱德华等此前中国的们。
“执意将一种病毒及其所致疾病与某个地方关联在一起,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需要立即停止。”报道援引《自然》文章称。
俄罗斯卫星通信社则在报道中援引文章另一段话表示,如果新冠病毒引起的污名化导致亚洲年轻人离开国际校园,缩短教育时间,放弃自己和他人的机会,让科研每况愈下——在这个世界依赖科研寻求出之际,将不啻为一个悲剧。
美国反联盟、美国全国亚裔美国人委员会以及其他258个团体此前致信两党,敦促采取切实措施,以遏制种族主义、仇外情绪和错误信息。
美国州卫生部门专门设计“减少污名化”专题链接,强调关于疫情的错误信息会造成恐惧和。
而反对污名化成为趋势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也正在看到:污名化带来的影响,并不局限于中国。反对污名化的呼声,并不仅仅来自于欧美国家。在歧视面前,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必须最大限度成为共同体,携手并发起反击。
尼泊尔《喜马拉雅时报》周刊网站在4月9日报道中指出,甚至在尼泊尔,一名刚刚从韩国回国的男性由于出现症状隔离。但他和他的家人却遭到邻居的歧视,隐私信息也被发布于社交上。
在新冠病毒下,每个人都可能身处于中。而在饱含、歧视、种族主义的“思想病毒”的下,任何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者。
在4月9日的例行记者会上,针对美国又一次利用疫情中国,发言人赵立坚也驳斥称,对中国污名化的不得。
赵立坚指出,任何国家都应该始终把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放在首位,并为本国人民提供足够和有效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