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和互动空前紧密。世界需要中国说,中国需要世界听。作为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新华社国际部一直以来承担着“外国新闻引进来、中国新闻走出去”的重要任务,对履行“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责任和有着深入的思考。今天我们请新华社国际部英文室副主任邓玉山讲讲他们的想法和做法。
世界场“西强我弱”的基本格局仍未改变,国际话语权仍掌握在和手中,中国的国际形象仍然主要是“他塑”而不是“自塑”。我们要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
对外报道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阐释中国立场,传递中国声音。这在发生国际涉华事件的时候尤为重要,特别是当这些事件涉及意识形态、制度、新闻管理、民族教、等中国的常设话题的时候。这时,我们从事对外报道的人有时候往往觉得问题过于、把握不准,多说了容易出错,还不如不说。这其实都属于鸵鸟心态。我们不报道,我们拿什么来传递中国声音?况且,这类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不报道,自会有外媒“替我们”报道。
这在南海问题上表现尤为突出。我们最早发现、命名和持续管辖南海诸岛。如今,我们的岛屿被人非法占据,我们在海牙“被仲裁”,但在国际场上,我们倒成了“”,成了“规矩者”,成了“南海稳定的”。面对这样的斗争形势,我们迫切需要打破认识上的,勇于担当,牢固树立对外报道无禁区的意识。
从事对外报道的记者编辑跟外国思想和社会接触比较多,易受理论影响,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复杂下,容易走入只报事实、不顾导向的误区。
其实,只要看看的报道,就不难发现,他们也讲、讲导向,包括《纽约时报》《经济学人》CNN、BBC等那些标榜客观、的老牌。虽然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了巨大正能量,但他们始终不肯摘下有色眼镜,他们的报道仍然着中国、中国的言论,不停地翻炒着“”“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等论调。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头脑和定力,不当的“传声筒”和“拉拉队”,避免坠入所谓“新闻”“”“普世价值”的陷阱。
我们国家近几十年取得的发展成就,足以证明我们巨大的制度优势。我们从事对外报道的新闻人应该有道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要有底气发出不同于的声音,要有自信做出不同于的文章。
创新为本光有底气、有自信还不够,还要有能力、有本领。在仍把持话语霸权的场上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不能志大才疏,不能胡干蛮干。
一是要会说话,内容创新为本。以前的国际新闻英文报道相对比较简单,以消息为主,而且内容比较单薄。现在,我们从消息、综述、专访到分析、特写、评论,内容丰富、品种齐全。尤其是,我们以英文评论为抓手,大力加强议题设置,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2015年,我们结合二战结束70周年安倍发表历史谈话,推出多篇评论,设置了“安倍式道歉”的议题,被《纽约时报》《邮报》《金融时报》、、透社等转载引用,有效传递了中国声音。
二是要会打扮,大力推进形式创新。随着业态的转变,我们的报道形式也要越来越多样、越来越适应分众化趋势。比如,今年初新华社推出的“四个全面”MV,把主题宣传用说唱动漫的方式进行包装展示,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点击浏览量超过7000万次。这个多语种MV在新华社海外社交平台上第一天的浏览量就达到115万。
三是要会跨界,大力推进渠道创新。要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和渠道,丰富径,扩大覆盖范围。现在我们除了传统发稿渠道,还有“两微一端”,还有海外社交。同时,我们也积极尝试这个新平台上的新功能,借力发力,扩大覆盖面,提升影响力。(邓玉山)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