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军情前线> 文章内容

一股军旅风劲刮荧屏

※发布时间:2019/1/29 1:24:3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近来军事类电视节目成为新的收视热点,收视率持续上升。在的收视率排名中,军事频道CCTV-7紧随综合频道CCTV-1之后,全国覆盖率排名第二。而除央视的《防务新观察》等多档军事节目外,一些地方也刮起一股强劲的军旅风,如卫视的《军情解码》、深圳卫视的《军情直播间》、河南卫视的《最前线》、东方卫视的《防务新时空》等都有不错的收视成绩。在各大卫视综艺节目激战正酣时,一档档军事节目脱颖而出,而且变得更加好看,不仅如此,还成了新浪微博的热度区域,成了观众、网友的热议话题。对此业内专家表示,军事节目已经成为国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新载体。

  军事类电视节目收视率持续“走红”,缘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前不久,我国进行陆基中段反导弹拦截技术试验、我国海军首次派军舰参加环太平洋军演、中国“三军四海”大演习等,都备受国内外关注。在这个大背景之下,现在有关军事的消息、军事的动向、军队演练的所有情况,人们都非常关注、关心。

  “所有穿军装的节目都是由军事节目中心采访、编辑和制作的,现在军事节目中心已经成为宣传报道的生力军。”在日前举办的央视传媒论坛上,主持人的开场白将的注意力一下子引到了军事节目中心和那些“穿军装的节目”上。

  据了解,军事节目中心在的军事栏目不仅有12档栏目在CCTV-7,还负责向CCTV-1、CCTV-4、CCTV-9、CCTV-13等频道提供军事节目。除央视的军事栏目外,全国各大卫视目前正在的军事节目多达28档以上。收视率的背后实际上体现的是中国观众的爱国心和对国际局势的关注度。

  军事电视节目在我国有着庞大的观众群,曾经在军内外对军事电视节目做过5次调研的解放军南京学院军事新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兵就表示:“中央电视事节目中心的很多节目都成为观众比较喜欢或者非常喜欢的栏目。从全国范围来看,现在涉军电视节目也很多。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形势的变化,人们对军事节目会越来越关注”。

  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教授、军事科技教研室副主任甚至用“迎来大发展、大繁荣的特殊时期”来形容军事电视节目受关注的现状。在她看来这常可喜的现象,“对于提升整个国民的国防意识、国家意识常有利的”。但在军事电视节目备受关注且大踏步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地看到,新时期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以及电视的新变化,都给军事电视节目提出了新的挑战。

  吴兵站界军事历史发展的纵向纬度和横向纬度上来制作军事电视节目,“因为观众不仅想了解军事的过去、现在,而且想要了解将来,特别是当前的动态”。认为未来军事电视节目必须提升国际视野。“代表中国形象的节目不应该局限于影响国内受众,其影响力也要走出去,把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充分体现出来。”

  有一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据央视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军事节目中心节目影响力分析报告》显示,在CCTV-7的12档军事节目中,大部分单集收视率是呈上升趋势的。其中,7月17日《军事报道》的分钟收视曲线%。说明节目内容非常有吸引力。《军事报道》是发布权威军事新闻、展示全军风采、国防科技知识和报道世界军事风云的节目,这个节目已经成为我国电视观众了解军事信息的重要渠道。

  从军事节目的受众区域来看,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省份。以2014年上半年收视为例,央视的《防务新观察》在新浪微博的热度区域,受众排名前十的是江苏、安徽、福建、上海、、山东、广东、湖南、湖北和河南。从收视人群来看,在互联网上关注CCTV-7军事节目的人员主要集中在20~40岁。

  那么,中事电视节目未来又该如何更好地满足大众的收视需求呢?对此,总编辑罗明提出“要进一步强化节目创新”的。在他看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给军事电视节目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军事电视节目在信息权威准确又不泄密的情况下,要创新话语讲述方式与节目表现形式,使朴素的军营气氛与时尚流行元素相结合,增加节目的吸引力。

  事实上,更多的观众把军事节目日常化、生活化了,把它当做一种知识普及、历史回顾和具有趣味性的生活类节目。以各大卫视的军事节目来看,它们推出了新闻资讯、演播室及军事真人秀等各种类型的节目,都是从普通百姓的需求入手,从战略、战术、武器三方面普及军事知识,来满足观众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其中,卫视的《军情解码》和深圳卫视的《军情直播间》,不仅将军事节目做得鲜活生动,而且还将节目做得非常有“气质”,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中国传媒大学受众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则看好真人秀类军事节目。据南介绍,韩国MBC的热播军事节目《线小时真实体验军队为基础,让艺人深刻体验军队高强度的训练和简朴的生活,该节目自今年4月以来,凭借新颖的题材广受瞩目,收视率节节攀升。目前,《真正的男人》将通过版权引进中国。

  在通过创新提高军事电视节目粘连度的同时,罗明还通过进一步用好新,提升军事电视节目未来的发展空间。“融合是发展的时代潮流,军事节目要走融合之,要考虑到很多观众是在电视屏、电脑屏、移动端、手机屏收看,因此我们的节目制作方式也要跟着发生改变。”

  1958年8月1日,的前身——试播了《军人讲话》,标志着中事电视节目的诞生;

  1979年12月,中央电视事部成立并列入军队编制,标志着中事电视宣传有了正式的组织机构;

  1996年4月,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成立,对外称中央电视事节目中心,标志着中心发展成为的频道级单位;

  50多年来,中国的军事电视节目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电视荧屏的一大亮点。中央电视事节目中心主任孙继炼用一组数字展现了这种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陈廷敬的后人——1996年中心成立前,军事节目每天时间不到20分钟,以后逐步增加,目前在CCTV-7的时间已经达到每天5小时40分钟。

  除节目时间不断增加外,中央电视事的节目在质和量方面也取得极大进步。据总编辑罗明介绍,央视的《军事报道》《防务新观察》等军事新闻节目在抗震救灾、神舟飞船发射、联合军演、国际维和等重大新闻报道中充分发挥了生力军、突击队的作用。《》《军事报道》等播发的军事新闻备受社会广泛关注。CCTV-7的《军事》《中国》等栏目关注军事发展;《军旅文化大视野》《军事科技》等聚焦军事文化科技;《军迷淘天下》《谁是终极英雄》等则贴近军旅生活,形式活泼。

  此外,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观众需求的变化,中央电视事文艺节目的形式也在不断创新。罗明举例说,《军营大舞台》受到广大官兵的广泛欢迎;《我是一个兵》等大型综艺晚会将视角对准基层官兵;《士兵突击》《亮剑》《第一师》《火蓝刀锋》等军事题材电视剧叫座又叫好,后在社会上掀起一股军事热。

  张召忠(著名军事理论家和军事评论家,央视军事节目特邀嘉宾):我们迫切需要普及国防知识,在如今的国际竞争下,一些年轻人对国防军事都不甚了解,所以向他们传递正确的信息,就更加重要了。

  薛菡(央视《防务新观察》栏目制片人):在满足受众基础上注重话题性,同时守住底线——有的内容没有到揭秘年限,那就照纪律保守秘密。我们的节目有严谨的选题推演制度,每周固定选题会,一期节目只围绕一个大线分钟内说透问题。

  罗旭(卫视《军情解码主持人》):军事节目跟综艺节目一样看重收视率,尤其近两年,竞争压力增大,达不到指标节目就会被取消。现在最明显的感受是嘉宾更忙了,证明其他节目都在使用这些资源,这就是竞争。

  郭宇峰(河南卫视《最前线》制片人):《最前线》更强调军事文化的概念,通过当下热门的话题,延展到历史、人物、背景,广度和深度上有一些拓展,不光是对时政的看法,不会单说一件事,而是会引出很多背景、历史,让节目看着更有趣。我们一般本周末录下周的节目,剪辑制作只有两天的时间,以话题的时效性。

  靳智伟(媒介专家,曾为央视及多家省市重要频道做栏目研究、资讯与论证等工作):军事节目应该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做军事节目找选题时,应当站在国家和民族的立场,站在国家整体战略的高度去看一些战略性的问题和军事问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