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公布:自2月1日起,正式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征收30%~60%不等的土地,上半年房地产调控由此拉开序幕。这一政策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是地产股票的大幅跌落。
有关专家分析:的这一政策,在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下,会因开发商的成本转移,造成短期内的房价提升。然而没过几天,地产股票又开始反弹,有19家上市公司相继公告“清算土地不影响业绩”,国税总局也发文称“通知的出台在政策上不会额外增加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收负担,也不会加重购房者的经济负担”。
然而,房地产股市有的止跌反弹,有的还在继续大跌,则证明了客观上的影响是有所不同的。对于毛利较高或拥有低成本项目的不地产企业来说,受到的影响是会有所不同的。
正当人们议论纷纷,有一家搞了一台关于2007年房地产走势和价格预测的辩论节目。辩论双方铁口一开:甲方说必定涨价,乙方言必定看跌。在辩论中甚至还有人利用“周易八卦”预测房价的走势。
《周易》里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易是易学的根本思维,所强调的不是“对立统一”,而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因而,宋代的理学家周敦颐说:“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神也。”世界上的万般事物总是复杂多变的,似乎不能用简单的极端结论去概括事物的本质。儿童看电影,多数会向大人问:“他是,还是?”这是幼稚的表现。对于今年房地产价格的走势,不管用什么方法预测,或说“涨价”,或说“看跌”,这本身就不符合《周易》的变易思维,更不符合复杂事物的本来情况。就房地产开发来说,由于需求大于供给或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有所不同,也就决定了价格上的差异,是不能不分地域、不分时间一概而论的。
所谓的“人文”,说白了就是人情。趋吉避凶是人们的心理常态,即便是也不能。关键问题是:当事者究竟应该如何对待卜筮的结果?王充在《论衡·卜筮篇》里讲过一个历史故事,对我们今天很有意义:当初周武王要殷纣王的。事先用龟卜,结果大凶,又用蓍草占筮,结果还是大凶。于是姜太公就把龟壳和蓍草扔到地上,边踩边说:“枯骨死草,何知吉凶!”周武王和姜子牙之所以既用龟卜又用揲蓍,说明他们相信这些卜筮手段。问题是他们相信到什么程度?在卜筮结果完全逆于主事者期待的情况下,他们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卜筮。他们如此对待卜筮,也是有所根据的。《尚书·洪范》篇中的“七稽疑”说:如果你有大的疑惑,那就谋及自己的心、谋及卿士、谋及平民、谋及龟卜和占筮。当你的心、龟卜结果、占筮结果、卿士、平民的时候,就是“大同,身其康强,子孙其逢吉”;当你的心、龟卜结果、占筮结果、卿士、平民的时候,是“吉”。最后是当龟卜结果与占筮结果都人的意愿的时候,就是“用静吉,用作凶”。由此可见,人的因素在卜筮中所占的主要地位和决定作用。凡为“吉”者,都必须有人的意志参与其中。
清代的康熙曾经写过一篇《卜筮说》的文章。大意说:对于卜筮,古代与现代有所差异,卜筮之法能否行得通,是需要辩论明白的问题。为什么呢?现今的时代并非古老的时代,现今的人并非古代的人。《洪范》说“选择建立卜筮的人,从而由他操作卜筮”,这大概是古时候学习卜筮的人能读到相关的书籍,精通相关的方法。但是现在,那样的书籍又在哪里呢,那样的方法又是如何述说的呢?所谓选择,必须要选择那些聪明通达,能够适从而不糊涂的人,让这样的人从事卜事,才能出龟的和蓍的神奇,然后方能地、惬、定吉凶。现今之世,还能得到那样的人才和取得那样神奇的效果吗?比如汉代的京房、唐代的李淳风、宋代的邵雍、明代的刘基,或者与他们相类似的人,都是间隔一个时代才出现的,并且当今没有灵龟与神蓍,又怎么能进行卜筮呢?更何况说“三个人占,就二个人的结论”,这本身就说明其中是有疑惑的。用有疑惑的结论去解决现有的疑惑,根本就是不准确的。虽然我不敢说古卜筮之说没有用处,但是就现今没有精通卜筮的人才和通达神明的卜筮用具而言,就可以明确:不必提倡卜筮的事了。况且虞舜对大禹说“卜不习吉”,从而知道在古时就早已有不用的先例了。
“卜不习吉”出于《尚书·大禹谟》,“习”是因袭、重叠的意思。的确,康熙所说并不是无根之谈。王充《论衡》里说了一个孔子和子贡就同一占卦结果而有不同推断结论的故事:鲁国要攻打越国,子贡占得鼎卦,爻辞说“鼎折足”,于是子贡说不吉,这是因为行军打仗要用足。而孔子也占得“鼎折足”,却说吉,其理由是:越国的地方多水,是乘船前往,可以不用足。结果是鲁胜越。这个故事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古人用《周易》占筮,既用蓍草成卦又用卦爻辞占断,而清代以来,卜筮者多用铜钱成卦而且根本不用《周易》里的卦爻辞占断;一是即使得到同一卦象和同样的卦爻辞,其占断的结论也会有所不同。所谓“周易预测”的结果符合或然率,孔子尚且说自己“百占而七十当”。今天任何“周易预测大师”都不敢说自己“百占百当”,这是事实。
房地产开发自然有其市场运作的规则,对住房的价格也会随时出台相应的调控措施。特别是对集资建房的有所认可,则房地产市场的行情更是难以预测。所以,任何简单化的预测结论都是偏激而不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