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我高二生涯最为阳光灿烂的时光,这一年,不光作文经常作为范文贴在教室的走廊里,更重要的是,我在第十四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中《天涯过客》《小城小事》同获二等、《生活在别处》获三等。同时,这一年,《时代与责任》在第九届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学艺术大赛决赛中荣获二等。
意料之外的是,没有获得一等或是特等;意料之中的是,因为有位一与我同行的良师益友——军事新闻。
父亲在部队从事新闻工作16年,到第10个年头,被破格提拔为副连职新闻干事。我的血液里流淌的是军事新闻人的基因,骨子里刻满了军事新闻的符号,可以说我整个16岁的人生就是在军事新闻中“泡”大的。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有个习惯,就是把近期内自认为非常满意的见报稿贴在家里客厅或卧室的墙上,同时还附上见报前的原稿,或站在那里或是蹲在那里,拿着红笔在原稿上圈圈划划。
印象最深的是,父亲指着贴在墙上的一篇新闻说,这是他调入部队时的第一篇见报稿,同时指着贴在一旁的划了一道道红杠绿圈图的原稿说,新闻虽然只署了他一个人的名字,但这里面却倾注了责任编辑大量的心血。
后来我才知道这篇读者来信叫《战士喜欢什么样的“病号饭”?》,刊发于1999年6月2日《解放军报》的《读者来信》版,责任编辑叫朱金平。
随后,父亲转业到《日照日报》社,除给我征订《幼儿画报》《海底世界》几本外,自己还特意征订了《解放军报》与《军事记者》,下班后就从报箱里取出看,看后还是老习惯:在新闻下边划杠杠,标题划圈圈。我依旧好奇,缠着他问这问哪,为什么划这几行,为什么圈这个标题?有时,父亲会耐心解答我似懂非懂的提问,有时父亲急了,就两眼一瞪,哪有这么多“为什么”?小屁孩,懂什么!父亲急了,可我还是不懂为什么,就趁父亲不在时悄悄找出划的地方,自己琢磨。但再怎么琢磨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了不起的。
现在细细想来,正是这一个个的“为什么”像缕缕雨丝在不知不觉中浸润着我的,又如一粒粒饱满的种子在我的内心深处扎根抽芽。
然而,直到升入高中,我才渐渐读懂什么是军事新闻。那会,父亲自己推出了个人微信号,潜心创作的《首席记者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系列,“以今天的思维讲述昨天的故事,用昨日的闪电今天的睛空”报号,讲中心、讲特色、讲问题、讲深入、讲联系、讲通俗等,每一讲都是一波三折的故事、生动活泼的语言、跌宕起伏的情感,从策划到采访,从标题的制作到导语的提炼,从网络语言的运用到每个临尾时悬念的设置,可谓是独具匠心。因为是在微信平台上发布,发布故事多采取网络语言,故尔,我总是父亲的第一个读者。更让我惊讶是,每一讲的故事都是以一篇军事新闻报道开头。
当时我又问父亲“为什么”?父亲说“两报一刊”统领全国新闻,只有这样的故事,才更具公信力、力、影响力,才更鼓舞人、激励人、感染人。更重要的是,之所以选入这个系列,因为每篇故事都是父亲点灯熬油的亲历,都是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感染力,能穿越时空,让人听之有趣、思之有味,有所借鉴、有所。
像“讲中心”的第一个故事是“风萍之末讲中心”,标题用的是《三等功换金卷引起价值取向大海啸》。说的是,2000年新千年,1999年年终总结刚结束,山东总队日照支队班长徐志军因家举重债要把三等功换成金。一石击起千重浪。徐志军三等功换金的要求,引发了所在中队官兵思想观念的大碰撞、价值取向的大海啸。
这一讨论不要紧,却把支队党委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三等功能不能换金?换还是不换?这篇《三等功能不能换成金》见报稿刊发在2000年1月9日《中国青年报》4版,责任编辑李雪红。报道这样一条新闻是在冒着极大的风险,从引发全国各大大讨论的新闻故事里,我懂得了什么叫担当!
像“讲问题”的头一个“吃透两头抓问题”《领导在,底下拉不响》的故事,说的是某师技术部检查组到基层进行技术装备检查。当来到高炮营时,发现有些装备该维修的没维修,该保养的没保养。两天后检查组过该营,又检查了一次,带队领导当场要放上几炮时,一拉炮栓却直接跳了起来。
这个故事的原稿是《“回马枪”为啥失灵?》,见稿后的标题是《剌准第一枪何须回马枪》。父亲在这篇刊发在1994年7月18日《解放军报》2版头条的原稿上标注的非常用心,说是经过时任基层组组长季桂林老师、总编室主任吴顺祥老师的层层润色点睛,、没齿难忘。同时记下了用“子通不通、结构松不松、内容空不空、文眼亮不亮、文胆壮不壮”来衡量新闻的整篇布局。从这个新闻故事里,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布局、什么叫落实。
在“讲特色”的头一个“借来品牌打好自己的牌”的故事《医院是如何冲进的?》,说的是临沂驻军一个副团级医院,为完成全年中央级报刊见报20篇的任务,实施“斩首行动”,计划用的一条《》顶全年的报道任务。
当这个医院得知一位多次在全国获大的新闻大家的老婆是临沂沂水人时,经常派人为其家人巡诊,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当这对夫妻回家看望老人时,医院领导及新闻干事跟脚也到了,请求支持帮助。但的《》,短短30分钟可谓是国际风云汇聚的大平台,别说是地区医院,就是省级医院想上镜,没有与众不同的做法、在全国叫得响的“招牌”也是不可能的。
但农村老人不知道其中的难呀,一个劲地说,平时我们头疼感冒,有病有灾的,都是这些人前跑后操心,也算是间接为你们尽孝了,你们得想办法!老人一番掏心窝子的话,真的让这位新闻大家心里暗暗叫苦:这不是架在火“烤”我么?
从《昔日“红嫂”今安全,白衣进山来》的新闻故事中,我体会了什么叫奉献、什么叫感情、什么叫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党报军媒讲的是端庄大气、精深规范,新讲的是生动活泼、悬念迭起,事还是那些事,但通过一个个纸媒与新标题、形式、内容以及多年沉淀后的大碰撞,故事的思想性、趣味性却是异彩纷呈,尤其是故事的标题与结尾更是让人欲罢不能。像时任编辑的任燕军老师,在1994年6月10日《解放军报》2版编发的头条《多种新战法为啥没有攻下一座山头?》,父亲在个人号用的标题是《“张灵甫”孟良崮上“大翻盘”》;编辑乔林生老师编发的1999年12月2日《解放军报》3版头条“框新闻”《真才实学是千金难买的“上岗证”》,在号上用的是《养鸡上等兵缘何冲上军报3版头条》“框新闻”;责任编辑王健老师编发的1991年《新闻与成才》总第71期《“导”出来的第一篇》,号用的是《鸡舍里抓来的第一篇》;责任编辑王林老师编发的1989年8月27日《前卫报》2版头条《他为何想私带子弹回乡?》,号是《“枪王”十一夺人性命的子弹锁定了谁》;责任编辑金老师编发的1997年8月1日《前卫报》3版倒头条《治治“老爷兵”》加编后《“兵僚”与“官僚”》,号用的是《两分钟整好的插座为啥弄了两年》……
纸媒与新标题与形式的再次融合与发酵,一条条新闻背后的精彩故事、一个个悬念迭起的情节、一个个叹为观止的创意、一个个意料之外却又是意料之中的峰回转,就像一幅幅精彩纷呈的画卷,让人思绪万千。尤其是经过一位位军内新闻编辑大家独具匠心的雕琢,更像是振奋的,在我人生长河里奔流不息。从开始父亲纸媒文字描述时的神采飞扬到后来新文字的流淌,让我这个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语文课代表在作文写作上,犹如天赋异禀脑洞大开,作品经常被作为范文贴在教室的走廊里。诸如、时代、责任、担当、奉献、创新等等曾经懵懂的词汇,不再是一个个抽象的名词,犹如一个个具体生动鲜活的音符,在丰富了父亲军事新闻旅程的同时,也在润物无声地延续滋润着我成长生活的点点滴滴,引领着我在一次次作文大赛中,破茧成蝶、再创新绩。
读什么书、遇什么人;走什么、明什么理,这就是命运。就算是拖拉机跟在宝马车后跑,也能跑出宝马的风采来,好比鸟随凤凰腾高远,人伴贤良品自高。
我庆幸,庆幸自己这么些年来,通过父亲的作品一直跟随这么多军事新闻大师的影子努力奔跑;我,在自己成长的点滴岁月里,能够品读父亲一直在军事新闻一线的毅力和初衷,让我汲取不断进步的养料和动力。
或许未来的道还会有各种挑战等着我,但作为一名军事新闻工作者的后来人,定当着父亲敬终如始的工作劲头、严谨求实的工作标准,在自己求学求知的道上不懈努力,不负父亲的期望,更不负诸位军事新闻老师们每一篇的辛苦耕耘。喜马拉雅山雪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