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乌海11月27日消息(记者文伟 乌海台记者肖卫琴、通讯员郭勇):近年来,随着乌海市经济的突飞猛进,物流业也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依托着便利的地理条件和交通优势,货运信息部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来自乌海市工商局的数字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大大小小的货运信息部共有153家。已初步形成了以国道为依托,以煤焦企业集散地为重点,提供空车配货和货运信息为主的规模产业。然而,货运信息部数量大幅增加的同时,自身的软硬件设施和相关配套服务却显相对落后。工商部门在调查中发现,货运信息部存在着许多问题
硬伤一、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不高。工商部门在货运信息部的专项清理整顿中发现,许多货运信息部的规模较小,专业化程度不高。工商执法人员形象的称之为:“一个人、一张桌,一部电话、一口锅。”所谓的货运信息部通常是一位负责人租用国道或煤焦集散地的一间小平房,房间内放置一张桌子、一部电话就可以开门营业了。调查中发现,大约九成的货运信息部均属此类小型经营户,虽然偶尔也有规模比较大的,设施相对完善,比如有三两个雇员、还有可上网电脑以及传真机的,但基本上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而且,有些货运信息部由于规模小,就不愿意办理相关证照,接受执法部门的监管。他们经常采取打游击的方式逃避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你一来、我就关门,你一走、我就营业。日前,海南工商拉僧工商所就了2家未办理任何证照就擅自开业的货运信息部。
硬伤二、人员素质偏低。由于货运信息部的先期投入不是很大,几乎花很少的钱就能开办起来,因此,各种成分的人员风起云涌,纷纷加入到开办货运信息部的行列中来。这不可避免的导致不论是老板还是从业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素质低下者大有人在。而且多数情况都是老板同时兼任业务员,通常他们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缺乏必要的业务知识和管理知识,因而无法适应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货运信息部开业不久便关门大吉就再所难免。据工商部门的不完全统计,每年大约有40%的货运信息部关闭或更换经营者,而诸如常年经营,能够下来的更是少之又少。
硬伤三、货源信息短缺。乌海市三区的货运信息部由于地理所限,多集中在110国道两侧和西桌子山水泥厂十字口。这些货运信息部大多依靠工业园区和煤焦集散地来寻找信息来源。然而由于目前园区内部分企业停产以及20万吨以下焦化厂的拆除,直接导致货源信息短缺。为了能将生意维系下去,有些信息部之间出现了无序竞争,竞相压低信息费用,以达到排挤竞争对手的目的。然而,结果却是两败俱伤,货运信息市场混乱不堪。另外,个别信息部存在短视行为,为了些许蝇头小利,竟然不惜发布虚假广告,骗取中介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