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军事报道】解放军报1月4日报道,去年10月,习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军工作会议上,习再次强调,在战斗培育中必须“加强军事文化建设”。
军事文化研究是军事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中国梦强军梦的下,我们应该以强烈的时代担当,深入挖掘、认真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军事文化资源和我军在战争年代积淀形成的宝贵文化财富,让文化的力量在实现强军目标的伟大征程上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编 者
(一)
人类发展史,不仅包括经济发展史、社会发展史、文化发展史,也包括战争发展史。战争是给历史打上深刻烙印的社会实践。
对于人类历史上的战争现象,曾称之为“”。之所以这样称呼战争,我理解主要是:人们不想要战争,战争却常常来临;同任何事物一样,战争也具有两面性,有与非之分。从这个意义上说,战争不只是有和平、摧毁生命财产的一面,它还有推动社会进步的一面。非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数不清的灾难,战争却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了不可否认的贡献。战争给世界带来了痛苦、死亡和,也带来了旧事物的,新事物的诞生,使人类社会绚丽多姿,波澜壮阔,向前发展。回顾历史可以看出,众多的伟人、英雄、将帅,众多的国家和民族的兴亡,众多的社会发展的转折点,众多的名著、名剧、名言、名理,都与战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是一条真正的变色龙。”人们都想揭开战争的神秘面纱,都有掌握战争奥妙的愿望,由此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军事著作和军事理论家。正是这些军事实践的,成就了军事文化的大厦。因此,研究军事文化就是研究人类已经总结出的经典智慧,提升制胜战争、驾驭社会的能力,成就今天的目标和明天的梦想。(二)哪里有战争,哪里就有军事文化;什么时代有战争,那个时代就有军事文化。纵观中华民族的历史,我们的军事文化在古老的原始社会的部落战争中就已经开始孕育。在漫长的奴隶制社会,特别是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有了真正的发端和形成,尤其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兵家是同道、法、儒、纵横家等齐名的重要一家。以《孙子》为代表的一大批兵书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古代兵学理论体系的初步确立,已经触及到战争中的基本关系和基本要素。后来又经过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因王朝更替而发生的战争实践,中国传统军事文化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自1840年以来,中国的军事战争史进入了以外敌侵略、争取民族和人民为主要形式的时代。在这个百多年的时间中,中国这片国土上所发生的战争实践令世界瞩目。中国人领导的战争实践所创造的辉煌,使传统的中事文化以更为现代、更为科学、更为系统完整的新面貌呈现给。其杰出的标志就是军事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应用。它对于中国的胜利,对于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以至于对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并且继续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已经跨出了国界,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着世界。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的军事文化是一种大文化、大智慧、大视野、大战略。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面对这样一座丰富的军事文化宝库,我们应当自信,应当骄傲,更应当学习、研究、思考,继承和发扬。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也是一种文化担当。(三)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话题,但也有一些人和心理不平衡,忌妒和中国的发展,利用各种手段尤其是文化的方式唱乱中国、唱衰中国。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和关注的。我们对中国的制度充分自信,我们对中国的国防和军事力量充分自信,但真正让我们担忧的则是我们的文化发展中遇到的挑战。对文化的,市场对的冲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尤其是的、经济、文化、、理论的多方面渗透等等,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应对的问题。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血脉,是民族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没有文化的崛起,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崛起。没有文化的力量,就不可能真正具备抗衡一切外部浸染的能量。没有文化的复兴,也就不会有真正的国家和民族的复兴。在这个文化复兴的大战略中,中事文化的研究、和创新发展,无疑是一支重要的力量,用军事文化去影响社会文化、建设先进文化、引领时代文化,是一项光荣的战略任务。(四)中事文化源远流长,充满着带有东方思维特色的智慧,不仅着我们中华民族,而且影响到世界。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的《孙子兵法》在全世界有着很大的发行量。人们不仅从中学习战争,而且用于经商等诸多方面。优秀文化的真正魅力在于他能传承于本国,也能于世界。现在确有一些人,置优秀传统文化于不顾,却对外国的文化奉若经典,膜拜,盲目推崇和模仿,甚至成为敌对“文化渗透和侵略”的助推者,应该引起我们的。在战争年代诞生的先进军事文化,继承、吸收了中国优秀传统军事文化的营养,不仅对人民军队的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整个新中国的文化建设一直有着奠基和引领的作用,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大批以战争为内容的戏剧、小说、诗歌、电影、音乐、舞蹈等等,曾经教育和影响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几代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军事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主旋律:人们最爱看的电影是战斗片,最爱唱的歌是军歌,最爱读的书是军事长篇小说,崇军尚武、昂扬向上是那个时代年轻人追逐的潮流。年轻人的时尚追逐往往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风向标。社会向年轻人提供什么样的文化产品,必然影响到年轻人的文化追求。如果对青年一味迎合,就是忘记了文化的社会责任和教育功能。当前在整个文化市场中军事文化存在被逐步边缘化的,表面看只是年轻人文化追求的变化,实质却是在庸俗文化、低俗文化泛滥的舞台上,我们传统的优秀民族文化的被淡忘、被丢失。这种状态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五)谈到军事文化,不能不谈到百多年来中国所经历的两场对日战争。一场是1894年的甲午海战。战争的结局是当年日本并不占优势的海军战胜了大清朝可在亚洲称雄的北洋水师。一场是70多年前的抗日战争。战争的结局是中国所领导八军、新四军,用小米加步枪和统一战线所形成的全民抗战,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日本。这两场一负一胜的战争了一个真理,那就是的名言: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败者不在武器,胜者也不在武器,并非否认武器在战争中的作用,而只是说明武器的因素再重要,也没有人的因素重要。战争是否,的向背,的清明,战略的失当,尤其是人的,等等,这些文化层面的因素,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科技的发展,包括核武器等高尖端武器的出现,并不能改变文化因素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从某种意义说,这种因素不是降低了,反而显得更加重要。近一二十年世界格局的激烈变化,局部战争的不断发生,特别是伊拉克至今未能摆脱的战乱,所谓“颜色”的频频上演,心理战、战、法律战、网络信息战样式的出现和应用,都在证明:武斗伴随文斗,文斗武斗相互交叉渗透。这种战争样式的变化,让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领域里的斗争。吸取甲午海战的教训和抗日战争的经验,从文化层面看,就是我们在加强武器装备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用先进的军事文化凝聚国魂、军魂、民魂。文化激发活力。先进文化的可以凝聚中国,激活打赢战争最根本的因素。否则,虽富而不强、没有之魂,就可能会军无战将、兵无斗志,何谈取胜?由此,在军事文化研究过程中,我们必须以强烈的时代担当感,继承发扬我们的优良传统,把的、进步的、优秀的文化不仅灌注于部队,而且在全社会提倡,让民族文化基因、红色文化基因在年轻官兵中得以传承,并渗透到群众中,形成鲜明的、强大的民族和国家意志。■程宝山